河北威縣“小工廠”釋放科技創新“大能量”
“以前每一條生產線從上料到成品下線,需要七、八個工人配合才能完成,F在經過智能化改造以后,一條生產線只需一個工人看管上料即可完成之前的工序,降低了人工成本,提高了生產效率!比缃,位于河北威縣開發區的凱利航包裝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,逢人就夸車間智能化改造后的效果。

與其他傳統企業一樣,該公司也屬于傳統企業中用工密集且附加值較低的企業,加上近年來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,致使用工成本增加,為傳統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困境。為了破解傳統企業發展難題,威縣以加大科技創新為切入點,大力度招引科創型企業,推動傳統企業“智改數轉”,加快科技成果轉化,使縣域經濟得到高質量發展。
如何將科創型企業引進到縣城落戶扎根,服務傳統企業轉型發展,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轉化,對于威縣來說是同樣面臨的問題。威縣借助教育部定點幫扶的契機,成立“百校入威”工作專班,一方面結合自身產業集群特征,大力度招引科技成果轉化項目、優質校友企業,一方面推動企業與高校共建人才培養基地,搭建創新研發平臺。而落戶在威縣開發區的上海華睿信達數字科技有限公司,就是教育部在威掛職干部通過招商選資幫扶引進的校友企業。

“我們瞄準了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和機會,以解決他們生產環節中效率低、附加值低等問題為突破口,從而實現對生產全過程系統集成的自動化設計與改造,實現從車間到云端全流程可視化、智能化、數字化的生產!鄙虾HA睿信達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到,目前該公司為園區內的傳統企業如包裝制品企業、掛車生產企業等在內的10多家企業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應用,并同河北工業大學、河北大學等省內重點高校共建了人才實訓基地和工業大數據實驗室,更好的服務傳統企業“智改數轉”。
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培育創新主體上,威縣大力實施科技賦能行動。緊盯“高大上”,有針對性開展服務,實現科技政策直通企業、企業問題需求直通部門、普惠政策服務全覆蓋,“一企一策”及時解決企業個性化問題需求,推動企業由弱變強、由小變大,截止目前共培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1家、高新技術企業54家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12家,每年新增發明專利10件以上,引進院士工作站2家,建成院士合作重點單位3個。

“傳統企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,而以科技創新引領傳統企業轉型升級能大幅提升傳統企業的競爭力、生產效率和附加值,讓他們在市場環境中活躍起來。我們在科技創新的引導過程中,既要轉變他們的理念,又需要多措并舉搭建平臺給他們增加信心,才能讓傳統企業感受到科技創新的優勢,讓他們也能釋放出科技創新的能量”威縣發改委負責人表示。(孟令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