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皇島風味名吃清真回記糕點:小小糕點回歸傳統味道
中新網河北新聞12月14日電 (呂紅梅)冬日午后,秦皇島市民魏霞沿著山海關西三條走進天心胡同,清真回記糕點的招牌及一副“雅逸逸雅雅逸門,清真真清清真店”對聯立現眼前。
店面整潔清幽,柜臺里裝有各色細點的食盒看得令人心動眼花:脆脆的江米條、甜甜的套環、香噴噴的油炒面、小巧可愛的蜜三刀、簌簌掉皮的八件……最醒目的還是獲得首屆“秦皇島十佳風味名吃”“秦皇島地方特色旅游名吃”等獎項的回記綠豆糕。
魏霞熟練地挑選幾樣糕點,給家中老人與孩子帶回。同時段在店里挑選的顧客周偉也買了滿滿一大箱糕點。
據清真回記糕點第三代傳人回偉介紹,傳統餡料糕點講究節氣時令。除了常年熱銷的基本款點心外,一般從正月初開市起,即供應細餡什錦元宵。初春始售鮮花餅,五月賣粽子,盛夏是綠豆糕的銷售旺季,八月則供應多種餡料的月餅。入冬后,蓼花、冰花等最熱賣。一進臘月門,又要為年貨點心準備原材料。這幾年傳統糕點也有了回歸的趨勢。
“綠豆糕只用綠豆、細白綿糖、水三種原料。精選一等豆子,豆子煮得火候不夠會有豆腥味兒;煮大了,開花了,淀粉就跑了。人工攪拌,搓成絨狀,質感會很松軟,這可是費事兒的體力活!被貍フf,正宗綠豆糕應該是淺黃偏綠色。在制作過程中有去豆皮的步驟,所以成品是豆瓤的顏色,青綠色的綠豆糕多半是添加了色素。
在清真回記糕點的操作間、熔煉間、實驗室等地可以看到,獨立的單間內操作程序井井有條,即有保持老手藝的傳統工具,也有攪拌機、振動篩、打蛋機等提高效率的新式機器。
“手工制作各個步驟都需要耐心、細心!被貍フf,比如烤制頗受小孩子歡迎的一口酥,先混合攪拌酥粉,再揉制軟硬合適、滋潤細膩的面團。大酥皮扯成小塊,將洗凈、去殼、碾碎的多種餡料包入,捏成小球形,烘烤需嚴控爐溫。成品要顆粒均勻,酥松油潤,不翻酥,不漏心,不膩嘴。
當清真回記糕點的棗糕出爐時,店里充滿濃醇誘人的香氣。顧客選取糕點后,店員會麻利地用薄紙包起來,繞上紙繩打個十字結,上面再襯一張印有雕版字號的紅紙。拎上這古樸有趣的一包,日子也多了幾分盈盈喜氣。(完)